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地传承和庆祝。相传,清明节时是祭祀祖先、扫墓烧纸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通常要回归故土,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之情。
根据《周礼》等古籍记载,清明节起源于周朝,但其具体历史年代并不清楚。一般认为,清明节源于中国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一个忠诚的臣子——介子推,他在周文王被周武王篡位后,辞去了官职并且明确表示不愿辅佐周武王。周武王发动了围攻,但介子推宁死不屈,自焚向死而去,文王为他设立了寒食节纪念。
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被合二为一。这一日祭祖扫墓的习俗相当重要。人们会在墓地为亲人祭奠、缅怀,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踢毽子等传统的民间活动。
为保护文物古迹,2008年3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开始,全国实行了“文明祭扫”活动,这种新型的祭扫方式提倡人们采用鲜花代替传统的烧香,烧纸等方式,达到环保、文明又祭奠的效果。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用古老的仪式方式缅怀祖先、感恩祖先的一种表达。这一节日也是繁华时代、文明风流的见证,千年的岁月里,历经风雨的清明节,不但勾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亦重启了春的帷幕,在此时节里,人们的心情更显得洒脱、感性、悲戚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