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字渊明,楚国南郡临淮(今南京市江宁区)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文化名人和民族英雄。因发楚怨、被楚相躯诋等原因,曾经历数次流亡、官场失败及忧愤成疾而自尽的悲剧经历。但其所留下的屈原诗集,包括《离骚》、《天问》、《九章》等,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
据《史记》记载,屈原早年担任过楚国的上卿、大夫、宰相等要职。他以诗歌批评当时的政府,劝谏君王要注意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可惜,他的建言被当时的官僚们视为是“悖乱之言”,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在他的晚年,屈原又因某些原因被贬职流亡到了江南地区。同时,在屈原流亡时期,诸侯纷纷侵犯楚国,屈原极度忧虑,经常发表思乡离愁之作。后来,楚国被秦国攻陷,屈原知道这个消息后极度悲痛,难以抑制地自尽于汨罗江中,年约63岁。
屈原的事蹟和思想均极富特色和思想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歌用词新奇,意涵深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精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