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特雷门琴,不仅有着悠久历史,更是渐行渐远的一种音乐文化。如今,我们许多人却并不了解它的丰厚内涵。
特雷门琴,原名“红筝”,是一种古代多弦弹拨乐器。特雷门琴的琴面接近轮廓为三角形,由一根长约1.7米、宽约15公分的板条弯曲而成。琴面上有21个弦轴,每轴离琴面一定距离,琴弦上套有对称的铜环,共42个。弦轴两端各嵌一个长条状的弦托,弦托的两端分别用细绳系在琴杆上。琴杆长约0.8米,呈梯形,造型优美。
特雷门琴在音乐方面非常独具一格。它所奏出的音色,泛起悠远深远,醇和柔美的音浪,仿佛有着超时空的蕴藏。这种音色,让很多被它吸引的乐迷着迷,吟诵不舍。此外,特雷门琴的演奏家们还会在演奏中加入一些唱腔或口哨,与音乐配合,使演奏效果更加生动、形象。
特雷门琴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在演奏形式、乐曲内容等方面有着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更是能让人在欣赏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于特雷门琴的信息,欢迎前去音乐博物馆,还可以在当地的特雷门琴音乐会上近距离欣赏到它的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