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人们的对文学创作有一个共识,不是字越多越好,而是要精炼,要言之有物,要更高雅。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形容最高了的文学之美,是在几十个字的篇幅内完美地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内涵,就像画一只龙只需点上几笔,却能呈现出神龙的气势一样。
所以,有些看似简洁的文言文,想要写出画龙点睛的风韵却并不容易,需要深刻的思考和对语言的娴熟运用。
一、锤炼用词,语言简练
古人常说“言之有物”,这也是文言文最重要的特征。在古代,文人们在写作时往往采用精炼、删繁就简的方式,只使用最简单的词汇来表达最深刻的思想。如《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仅十个字的篇幅,却道出了《论语》的核心思想。这也是画龙点睛的切入点。
二、摒弃口语化,言简意赅
文言文是有自己的语法规则和特定表达方式的一门语言,它与口语有很大的差别。而很多人写文言文时,往往不自觉地受到了口语化的思维影响,语言愈发粗糙土俗。画龙点睛的文言文不应有这种毛病,用的词汇、句式都应该是符合文言文的硬性规定的。
三、情景交融,造就生动形象
画龙点睛的文言文往往描写生动的形象,这是通过情景描写来完成的。比如《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描写“借刀杀人”,写的是夏侯惇因为有箭矢盯着眼睛,为了不落人后,选择了让自己的右眼也被射瞎,这场景描写虽然简短,却让人印象深刻、崇敬不已。
所以,画龙点睛的文言文可以说是文言文中的最高境界。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文学修养来创作,逐步增强自己的写作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