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重复性工作的枯燥无味,一些奇特突出的职业跃然眼前。曾有人说过,什么样的事业都能创造财富,一个人即使是赚着微薄收入,也能在职场上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听到“刘晓川”这个名字,你可能并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但他的职业就是“耍把戏艺人”。同样的,早在古代,一些特有的职业便已浮现:杂耍艺人、相声演员、曲艺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职业的形态或许有所变化,但“耍把戏”的本质却从未改变。
如今,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看到这些个体艺人带着玩意儿在大街小巷为人们娱乐,或者以表演、比赛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技艺。
除了这些个体艺人,一些特色的团体公司也善于将传统的“耍把戏”的形式化,具有浓郁的商业味道,为大众带来视听盛宴。
毫无疑问,“耍把戏”职业的要素在于个人技艺的独特性,以及文化基因和社交因素的融合。如果说工薪族为了挣钱而“脱胎换骨地改变自己”,那么“耍把戏”艺人们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创造性的对自己的技艺进行深度优化,打造出更受大众欢迎、更加博大精深的表演形式。
除此之外,“耍把戏”这种文化艺术形态还能展现出国家政策和历史社会的变迁。比如,一些观众可能在2012年《美丽中国乡村行》的节目中看到了来自河南省太康县一位七旬老艺人的表演,这其中也表现出河南省政府在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努力。艺术突出的个体和团体究竟能否“淘金”成功,一部分地取决于市场时尚和消费需求,但另一个重要的责任就在于国家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他们的坚持和付出提供保障和支持。